健康科普堂 & 中青年骨质疏松的防护|骨折|肌

摘 要

  在很多人眼里,骨质疏松是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的老年病,和中青年没有半点关系。但是如果您有以下症状,那么就需要提高警惕了,很有可能骨质疏松已经悄无声息地慢慢包围了您。


在很多人眼里,骨质疏松是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的老年病,和中青年没有半点关系。但是如果您有以下症状,那么就需要提高警惕了,很有可能骨质疏松已经悄无声息地慢慢包围了您。

1.容易抽筋:在人体中,钙是神经兴奋和肌肉收缩的耦联因子,低血钙时,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会显著提高,继而引起肌肉痉挛,从而出现抽筋的现象。



2.疼痛:以腰背痛最常见,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,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,坐久时疼痛逐渐加重,严重时翻身、起坐及行走都会有困难。



3.身长缩短:脊椎椎体前部几乎都是由松质骨组成,骨质疏松时椎体受到压缩,易出现变形的情况,导致椎体缩短,从而出现身高变矮的现象。



4.骨折: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病变结果,常为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,如从小于站高处跌倒骨折等。当胸部或腰椎出现压缩性骨折,排除掉暴力因素,常常由骨质疏松所致。

对于中青年,应注意骨密度的检测,预防大于治疗,尤其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,建议每年测定一次骨密度。

补钙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,成人每日的钙摄入量推荐为800mg。经调查,我国居民每日钙摄入量约为400mg,因此可每日再补充400mg。值得注意的是,钙制剂不能同时和菠菜、菠萝、甜菜等食物一起服用,因为此类食物富含草酸,草酸易和钙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钙,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。另一方,需要适度补钙,过量补钙容易导致结石病、心血管类疾病等,反而过犹不及。

对于已经骨质疏松的患者,不能仅仅通过补钙的方法来治疗,钙剂仅能作为基本的辅助药物。中医理论认为肾为“先天之本”,肾主骨,藏精而生髓。若肾精虚少,则骨髓的化源不足,不能濡养骨骼,即出现骨质脆弱无力,致骨质疏松。脾为“后天之本”,脾主四肢,为气血生化之源,化生气血精泽以充养先天之精。若脾虚,则气化失司,气虚不能充达,血虚不能濡养而至骨质疏松。因此,脾虚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。

【本期作者】

曹倬,沈阳市安宁医院心理一科主治中医师。擅长运用中医传统方法对骨质疏松、颈椎病、骨质增生、股骨头坏死、腰椎间盘突出进行综合治疗。

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